Friday, October 25, 2013

感觸人類的溫暖,同時也心寒人類的涼薄(上)

我很喜歡看記錄片,我前後看了兩集中國所杜撰的動物紀錄片,講述的是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牽絆。

首先要講述的是兩名澳大利亞男孩,上個世紀中,倫敦是個很摩登的城市,是青年們嚮往的天堂,那裏聚集了各種各樣的時尚名流,隨處都能見到穿著拉風的青少年,在那樣的時代,爲了出位,人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,只要襯托得了自己,只要能夠引人注目,所以,在那個時代,特別的動物就有如名牌包一樣,也是身上的一件裝飾,路上依稀能見到貴婦牽著豹子出來逛街,而動物園,便與百貨商店合作,推售動物幼兒。

澳大利亞男孩嚮往倫敦當時那股潮流的風氣,一同來到了倫敦,可身無多少分文的他們,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,到百貨商場,購買了一只嬰兒獅子,為牠取名Christian。

雖然窮,可慶幸的是他們並沒有把Christine當作一件物品,雖然爲了出位是一開始的目的,在我看來挺自然而然的,他們用心照顧,日久見深情,他們成爲了家人,真正的家人,雖然當時的那股風氣在此刻我們看來是多麼的不好,但是也很慶幸因有了那股風氣,當時一家教堂自願提供附近的草場供Christian嬉戲遊玩,與哥倆越來越親密的Christian,當時他們之間最親密的互動,便是相互擁抱。

只可惜,好景不長,哥倆實在太窮,Christian日益成長,胃口越來越大,他們實在負擔不起牠的飼料費,再加上龐大的身軀,哥倆從人們一開始的焦點,變成人們害怕的存在,幸好當時一項機緣幫助了他們,只不過這項機緣也折磨了他們不少,因爲Christian得到了一項機會去肯尼亞野放。

可是,這唯一的出路不代表就是好的,試想,一只未曾受過訓練,一直活在寵愛當中的獅子,就如人類習慣了文明,無法適應原始的生活一樣,再加上,Christian祖上四代都是在動物園出生的,大大降低了野放的可能性,當時在肯尼亞專門研究由人類幫助獅子回歸自然的博士都不看好Christian,這事實都令哥倆很是不安,Christian對他們來說就像是自己的小弟一樣,雖然生活窮苦,可Christian的存在,很是點綴了哥倆的生活,為他們帶來不少歡樂,從未想過面臨這一步的他們,給予的自然是無限的寵溺。

想當初,好不容易帶著Christian前赴肯尼亞,既然發生了水土不服,甚至生病了,不僅如此,第一次見到獅群裏的老大“男孩”,Christian還嚇得躲在哥倆身後呢,更不容易的是,在Christian必須獲得男孩認同的生死關頭時,嬌生慣養的Christian還挺了過去,成爲了獅群的一分子,從此被男孩罩著。

到了此刻,哥倆儘管再不捨,他們也必須離開了,離去前,哥倆還強迫自己不去和牠道別,筆直的離開,頭也不回,只是離去前那意味深長的最後一眼,出賣了他們不捨的心情。幾個月后,博士寄給他們的信中提到,Christian過得很好,與男孩學習著生存的技能,看來牠完全適應了當時的環境,當哥倆終于放下了心,剩下的,卻是心房上留下了一個空洞,失去了Christian的遺憾。

又一個好景不長,曾經傷過人的男孩再度傷人,當時事件發生,費心培養多年的博士只能當機立斷狠心將牠射殺,後來此事引發了附近原住民的抗議,Christian的生活陷入了真正的孤寂,得知此事的哥倆再度前往肯尼亞,當時Christian已經成爲了獅群的首領,雖然還算是未成年,但是氣質及態度與當年的稚嫩已不可同日而語,可最令人感慨的是,Christian仍然記得他們,牠就像以往那般,朝他們撲去,給了他們大大的擁抱,這場重逢感人得不禁叫人潸然淚下,這珍貴的畫面,攝于1971年。

之後,每一年,哥倆都會抽空去肯尼亞與Christian相聚,隨著Christian越來越長大,首領的責任令牠更加忙碌,Christian再也不會向他們要愛的抱抱,反而更是一切盡在不言中,靜靜坐在一起,簡單的撫摸,遙望眼前的景色已成了最常有的場景,更多時候,Christian只是短短與他們相處短暫時刻,便離開處理牠的“領地”事務,到最後,不再出現哥倆面前及保護區那帶了。

據說,牠帶著獅群遷移到更遠的地方,也有人猜測,牠在某個領地戰爭中死去了,不管是哪個結局,我們都相信,那已經是屬於牠最好的結局。

這篇是我想分享人類的溫暖的部分,下一篇我也還是會講述人類的溫暖,可我更加要強調的是,人類那叫人心寒的一部分。


Wednesday, October 23, 2013

別人眼裏所看見的,不經意展現出醜陋的我

覺得自己好醜陋,好沒用啊。

自己了解自己,卻不代表能夠順利的掩飾掉自身的缺點,昂首闊步的出去見人,常常有一個行爲,只要把自己比較差的一面分享于他人,便可以得到他人的諒解及包容,可自己卻做不到這一點。

忍不住找了藉口推卸了責任,在某些事情雖然盡責,可有的事情還是表現得太過馬虎,太糟糕了。

我想要像那些人一樣,能夠做到精益求精,可我的腦袋卻忙著思考無謂的東西,懶惰的不斷尋找精神慰藉,可該做的事情卻都沒做好,到處都是鏡子,狠狠地映照出醜陋的,那以爲只有自己才看得見,自認掩飾得很好的自我。

感覺別人的話影響了我,因爲自己並沒有努力去反抗,所以讓那些好或不好的思想都滲透進了我的腦袋。

大家都說,既然這個世界已經是這樣,快樂與不快樂之間,當然得選擇快樂地過,是我沉浸在快樂太久了,反而麻木,還是我下意識的自找苦吃,卻又反射性避開現實中真正的痛?

應該都有。

活了這麼多年,赫然發現自己從不曾努力地活,被欺騙,被責駡,被忽略,被鄙視,一直不希望的卻諷刺的老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
灰色地帶,介於黑與白之間,是時候該離開了。

Saturday, October 19, 2013

從指縫中流失,抓不住

時間如水,匆匆流逝,就算丟下一顆石子,也只能劃分卻止不住它的去勢。

有的人感慨在自己最青春輝煌的歲月之中,什麼也來不及抓住,最後徒留遺憾。

有的人任何時刻都在作好準備,等待最適當的機會,永遠不嫌遲,只要來得及。

有時我會擔心有那樣的感慨,有時我又覺得凡事都來得及,可真是如此嗎?

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世間上有各種各樣的道理,卻不一定適於每個人,那些所謂的“經驗之談,人生道理”,也不能樣樣都接受,我也許是就算跌倒很多次,也不一定懂得痛,然後警惕自己的人,可我終于了解,在這些都沒錯的道理之中,也必須做出選擇。

時間的流逝並不會眷顧我這個小石子,經不起推流的我,必然只能隨波逐流,可在這其中,繼續漫無目的地等待,或是及時把握,是我必須抉擇的,儘管當下的選擇不是我最想要的。